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省委省政府印發《安徽省貫徹落實〈國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實施方案》
日前,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安徽省貫徹落實〈國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實施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安徽省貫徹落實〈國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國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規劃實施我省中長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明確工作部署,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省第十次黨代會及省委十屆二次全會決策部署,全面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把創新驅動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引領全面創新,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實現我省創新能力新提升、發展動力新轉換、產業邁向中高端,加快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強省跨越,為堅定不移闖出新路、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美好安徽提供強勁動力。
(二)基本原則
聚焦發展。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面向我省經濟建設主戰場、面向國傢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際科技前沿,統籌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明確創新重點和主攻方向,下好創新“先手棋”,著力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提高持續創新能力,構建發展新優勢。
深化改革。堅持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同步發力,強化科技與經濟對接,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推進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營造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環境。
強化激勵。堅持把人才發展擺在優先位置,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尊重創新創造的價值,激發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匯聚一批創新型人才和團隊。
擴大開放。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用好國內外創新資源,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構建開放合作新模式、新路徑,提升我省在國內外創新格局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三)戰略目標
立足“十三五”,瞄準2030年,展望2050年,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成為創新型省份,基本建成安徽區域創新體系,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重大新興產業工程、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建設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以下簡稱“三重一創”建設)順利推進,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創新引領型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力爭建成20個以上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50%,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00傢,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40%,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到60%,制造強省和現代生態農業強省地位初步確立。
——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合肥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突破一批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若幹領域在全球形成優勢。力爭研究與試驗發展(R D)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件,每萬戶市場主體註冊商標擁有量超過1300件,國傢級創新平臺超過160傢,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總量的比重提高到18%,每萬名從業人員中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達到45人/年,培養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500個。
——創新環境更加優化。科技體制機制充滿活力,創新政策法規更加健全,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科技供給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形成崇尚創新創業、勇於創新創業的價值導向和文化氛圍。
第二步,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省份前列,“三重一創”建設成果顯著,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在全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成為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成為全國有影響的現代制造強省和現代生態農業強省,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更高質量的就業、更高水平的收入、更高品質的生活。
——總體上扭轉科技創新以跟蹤為主的局面。合肥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成為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高地,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原始創新成果,攻克一批面向國傢戰略需求的關鍵技術。力爭研究與試驗發展(R D)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8%,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0%。
——創新體系更加完備,實現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相互促進。
——創新文化氛圍濃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會形成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源泉不斷湧流的生動局面。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創新型強省,成為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高地,部分領域科技水平國際領先。
——全面、持續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區域創新體系,可供全國和全球借鑒。
——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經濟發展質量高、能源資源消耗低、產業核心競爭力強。
——擁有若幹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湧現出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
——科技和人才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成為全球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重要聚集地,創新成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要素。
——創新的制度環境、市場環境和文化環境更加優化,尊重知識、崇尚創新、保護產權、包容多元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和價值導向。
二、戰略部署
創新驅動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要按照“明確一個機制、堅持雙輪驅動、建設兩大中心和兩大平臺、構建一個體系、推動六大轉變”進行戰略部署,為實現科技強省建設“三步走”的目標構建新的動力系統。
“一個機制”就是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機制。
“雙輪驅動”就是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兩個輪子相互協調、持續發力,形成持續創新的系統能力,調整一切不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生產關系,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
“兩大中心”就是打造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
“兩大平臺”就是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合蕪蚌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
“一個體系”就是建設安徽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各類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和創新要素順暢流動、高效配置的生態系統,完善技術、平臺、金融、政策等創新體系,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平臺載體、體制機制和環境保障。
“六大轉變”就是發展方式從以規模擴張為主導的粗放式增長向以質量效益為主導的可持續發展轉變,發展要素從傳統要素主導發展向創新要素主導發展轉變,產業分工從價值鏈中低端向價值鏈中高端轉變,創新能力從“跟蹤、並行、領跑”並存、“跟蹤”為主向“並行”“領跑”為主轉變,資源配置從以研發環節為主向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統籌配置轉變,創新群體從以科技人員的小眾為主向小眾與大眾創新創業互動轉變。
三、重點任務
圍繞國傢戰略佈局,緊扣安徽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創新基礎和產業特色,以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目標,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強化創新任務部署落實。
(一)推動重點領域產業技術創新,打造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在若幹重點領域強化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應用技術研發、高水平研發平臺建設和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統籌推進“三重一創”建設,強化科技供給,培育具有爆發式增長潛力的新興產業和未來型產業。
1.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經濟社會信息化發展水平。依托我省相關領域技術優勢,推進新一代信息網絡核心技術和軟硬件自主產品研發,加快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示范應用。量子信息:重點突破實用化、產業化關鍵技術和器件的瓶頸,拓展在金融、互聯網、軍工等領域的應用。下一代廣播電視網:重點開發廣播電視有線、無線、衛星協同覆蓋技術,自主創新國傢“高性能寬帶信息網”核心技術、單項廣播與互聯網雙向交互融合關鍵技術的研發、標準制定和設備生產。智能語音:重點攻克語音識別、人機口語交互等技術,拓展在工業、傢電、通信、醫療、消費電子等領域的示范應用。智慧城市和數字社會:依靠新技術和管理創新支撐新型城鎮化、現代城市發展和公共服務,創新社會治理方法和手段,加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息化進程,推進平安安徽建設。重點發展市政基礎設施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推動綠色建築、智慧城市、生態城市、公共安全等領域關鍵技術大規模應用。雲計算和大數據:重點發展雲計算數據中心、雲計算存儲與安全、大數據分析與挖掘等技術。新型顯示:重點開展大尺寸液晶面板、光學膜、液晶材料、超薄玻璃基板等核心技術產品研發。集成電路:重點開展國產控制器、處理器、傳感器等高端芯片設計研發,集成電路專用材料和光刻機、封裝等專用裝備開發。智能汽車:重點研發汽車智能化、網絡化等智能控制技術,以及車載傳感器、紅外、可視、控制器、執行器等先進無人駕駛技術衍生產品。智能終端:重點開發新型數字電視和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智能手環等可穿戴設備。
2.加快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發應用,支撐制造強省建設。大力開發智能制造裝備、系統和高端產品,提升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基礎軟件等產業基礎能力,推動制造業向自動化、智能化、服務化、個性化轉變,加快建成制造強省。機器人:重點突破機器人本體以及高效減速器、伺服驅動器、微電機、控制器、傳感器等核心部件技術,研發高端機器人,推進特種機器人在相關行業廣泛應用。軌道交通:重點開展高潔凈鋼生產、車輪減振降噪等關鍵技術研發,開發動車組及軌道交通整車及控制系統等關鍵設備。通用航空:開展系統集成、航空發動機、航空電子、通航地面監測、復合材料等關鍵技術及設備攻關,掌握整機研制核心技術。高檔數控機床:重點開發高檔數控系統、伺服電機、軸承等主要功能部件及關鍵應用軟件,研制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數控機床。新材料:重點研發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和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矽基材料和高性能電子材料,強化納米材料等應用技術研究。
3.強化現代農業技術集成創新和示范推廣,支撐傳統農業大省向現代生態農業強省跨越。加快推進現代生態農業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推動農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支撐打造現代生態農業強省。生物育種:重點開展作物高效育種技術研究,優質作物、畜禽新品種、特色水產品選育。農產品精深加工:重點開展精深加工關鍵共性技術及新工藝研究,推進節能高效智能加工、包裝、物流與技術裝備研制。智能農業: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計劃,重點開展農業傳感器、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與服務系統、糧食倉儲機械設備與智能糧庫等關鍵技術研發,農業生產重要環節精準控制技術與產品研制。現代農業裝備:重點研發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復式作業機具,大型高效聯合收割機等高端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推進農信農機農藝融合發展。農業生態環保:重點開展化肥和化學農藥減施增效技術產品研發、集成與示范,土壤改良、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技術研究,土壤污染綜合防治與生態修復等技術產品研發,生物獸藥、農藥、肥料、飼料等產品開發和推廣應用。
4.開發推廣低碳環保產業技術,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面向重點領域開發推廣低碳環保和高效節能技術與裝備,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態環境。新能源:重點推進高效率晶矽電池及新型薄膜電池、電子級多晶矽等研發和產業化,提升智能電網等技術和裝備水平,強化光伏發電的系統集成技術能力。節能技術與裝備:重點開發餘熱餘壓利用設備、新型高效節能鍋爐、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節能建材、半導體照明等技術產品。新能源汽車:重點研發全新平臺高性能純電動汽車,突破儲能系統、燃料電池、驅動系統、整車控制等關鍵共性技術以及整車集成技術。節能環保:重點開發推廣面向工業、交通、建築等領域的高效節能技術與裝備,面向環境治理重大需求的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
5.開展支撐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支撐,推進技術創新與服務模式創新融合,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數字創意:重點打造數字出版、數字影音、數字動漫、數字遊戲和數字新媒體的創意產業鏈,結合網絡雲服務、智能終端開發和大數據應用,構建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產業生態圈。數字旅遊:重點開展開放式文化旅遊綜合服務雲平臺、旅遊智能服務、非物質文化遺產創作傳播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智能傢居:重點加強智能傢電終端及其基礎網絡平臺系統研發,基於大數據雲服務的智能傢居、智能終端與智能健康微環境構建綜合集成技術應用示范。電子商務:利用互聯網打通供應鏈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帶動和整合上下遊企業電子商務協調發展,推進線上線下互動。互聯網金融:重點搭建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雲服務平臺,構建面向中小企業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6.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構建完整新型產業體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註重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改高水平、持續化、全覆蓋,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提升產品技術、工藝裝備和能效水平,化解過剩產能。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重點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實施工業強基計劃,圍繞重大工程建設和重大裝備需求,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先進基礎工藝,開發一批關鍵基礎材料和核心基礎零部件產品。
7.加強健康技術攻關與集成應用,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推動生物、醫療、健康等產業技術創新,加強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給,發展分享經濟、體驗經濟。生物制藥:重點開發生物技術藥物、小分子藥物、新型診斷試劑,提高通用名藥物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水平。現代中藥:重點開發中藥飲片與提取物、中成藥、中藥保健品等產品,推動中藥產業升級。醫療裝備:重點研制影像設備、離子醫療、醫用機器人等高端診療儀器和醫用激光儀器、檢驗儀器等高新醫療診療產品。現代診療技術:重點研發高通量基因組測序、分子診斷、幹細胞治療、抗體藥物、腫瘤精確診斷、糖尿病診療、抗病毒藥物及手性藥物等核心技術,開發建設精準醫學研究平臺。健康產業:促進生命科學、中西醫藥、生物工程等多領域技術融合,發展數字化醫療、遠程醫療、低成本疾病防控等技術,建設大健康產業智能化信息服務平臺,推進預防、醫療、康復、保健、養老等社會服務網絡化、定制化,發展一體化健康服務新模式。
8.強化支撐未來新興產業崛起的前沿技術研究,搶占發展制高點。把握科技發展趨勢,註重前瞻性謀劃佈局,加強科學探索和催生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前沿技術研究,掌握新一輪科技競爭的戰略主動,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在新一代通信網絡、大數據、3D打印、虛擬/增強現實、無人駕駛、電磁波空間應用、太赫茲器件、先進儲能、空間科學、礦產深度勘探開采、先進高端材料、再生醫學、精確醫療、腦科學、基因工程等領域,系統佈局,梯次接續,統籌實施一批科技研發、產業化和應用示范重大項目,主動承擔一批體現國傢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
(二)建設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強化原始創新帶動力。面向國傢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大對基礎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力度,形成高效運行、開放共享的世界一流綜合科學中心,申報建設量子信息等高水平國傢實驗室,聚焦突破一批重大前沿基礎研究難題,強化在前沿科技創新中的國際話語權。
1.申報建設量子信息國傢實驗室。把量子信息國傢實驗室建設作為安徽科技創新“一號工程”,以服務國傢戰略為目標,聚焦量子信息科技及其相關領域方向,統籌全省、聚集國內外優勢科研力量,完善多元化和多渠道投融資機制,組織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協同攻關。突出加強承接性、轉化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通過跨學科、大協作、高強度的科技創新,著力突破推動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的前沿科學問題和核心關鍵技術,加快成果實用化和工程化進程,培育形成量子通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打造全球一流創新人才和資源集聚、相關學科和技術領域密切交叉、創新鏈和產業鏈相互貫通、具有重要國際話語權的量子信息產業化戰略平臺和引領基地。
2.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科學工程和設施集群。發揮合肥大科學裝置集群優勢,提高同步輻射、全超導托卡馬克和穩態強磁場等大科學裝置性能,新建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研究綜合設施、大氣環境立體綜合觀測模擬設施、先進光源等大科學裝置,以基礎性研究帶動應用性研究,在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科學、量子功能材料、物質與生命交叉等領域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在新能源、新材料、未來信息、環境健康等領域催生變革性技術,在國際若幹科技前沿領域爭創發展新優勢。
3.支持自由探索的多學科交叉研究。依托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聚焦基礎科學,在強磁場、高溫超導、納米技術、大氣環境遙感探測、生命與健康、現代農業技術等前沿領域,自由開展多學科交叉探索研究,重視支持一批非共識項目,產生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催生高端產業的原創性成果,為科技、產業持續發展提供源頭創新支撐。發揮高校院所學科優勢,調整學科佈局,集聚創新資源,搭建知識創新平臺,提升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能力。
4.加快共性技術研發圈構建。立足我省優勢學科和產業特色,聯合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工業大學等優勢創新單元,優化整合創新資源,建設中部基礎研究中心和一批國傢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取得一批突破性原創技術成果。加快建設提升現有創新平臺,創建潔凈能源國傢實驗室合肥分中心、聯合微電子中心、離子醫學中心、智慧能源集成等重大產業創新平臺,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高端醫療、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實施先進技術推廣合作夥伴計劃,加速相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化。
(三)推進區域協調和軍民融合發展,提升整體創新效能。聚焦國傢區域發展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總體要求以及我省創新特色,完善區域發展佈局和軍民融合的創新體系,加速創新要素集聚整合和優化配置,推動全省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整體提升。
1.高質量建設合蕪蚌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按照“三城三區多園”的空間架構,搭建各類創新平臺,培育高成長性創新型企業,發展高附加值創新型產業,構建新產業新業態集聚帶。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在成果處置、薪酬分配、科技金融、開放合作等方面大膽示范,在打造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政策先行區、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產業創新升級引領區、大眾創新創業生態區,搭建高端人才與“雙創”結合的重要平臺上,為全國乃至全球提供更多的“安徽方案”。
2.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創新能力。加強科技供給,加快培育建設一批重大新興產業專項,重點突破一批關系長遠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形成若幹戰略性技術和戰略性產品,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千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支持以龍頭企業為主體,聯合高校院所、上下遊企業組織實施重大研發項目,培育一批突破型、引領型的創新平臺,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快實現“三重一創”領域國傢級或省級重大創新平臺全覆蓋。鼓勵境內外龍頭企業在基地設立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支持基地企業在境內外兼並重組擁有核心技術、高端品牌、營銷渠道的企業和科研機構,促進部分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實現引領發展。
3.構建區域創新發展新格局。搶抓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國傢發展戰略機遇,皖江地區加快承接發達地區產業和技術轉移,推動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皖北地區強化農業現代化和傳統優勢產業科技創新,大力培育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功能性農業、新材料、智慧城市、雲計算、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在創新經費、科研項目等方面向皖北地區傾斜,推進合肥、蕪湖等制造業向皖北地區梯度轉移,共建產業園區。支持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范區提升智慧旅遊技術水平,推動文化創意、生態旅遊等新業態創新發展。支持皖西大別山片區農業科技創新,壯大生態種養、多功能農業、綠色農產品加工等特色支柱產業。實施園區轉型升級工程,創建一批國傢級開發園區,推進園區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園區發展由速度數量向質量效益轉變。深入開展創新型城市試點,探索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新途徑,爭取蕪湖、蚌埠、馬鞍山等城市進入國傢試點。
4.深化軍民融合創新。構建軍地協同高效的創新體系。以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大型機械及特種車輛、高性能特種材料、野外保障等領域為重點,加強軍民基礎前沿和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實施一批軍民融合科技重大專項和項目,建成一批科技研發、科技信息、成果孵化轉化“三位一體”的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一批軍民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平臺,加速軍民技術雙向轉移轉化。
健全軍民融合體制機制,完善軍民融合組織管理體系,探索軍民科技資源相互開放、雙向服務、融合共享的辦法,研究建立軍民融合需求體系,建設軍民融合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推動國防領域和民用領域科技成果、條件、人才、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支持在皖軍工科研院所和企業改革,探索改革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機制,鼓勵軍工科研院所組建企業集團,鼓勵符合條件的各類主體和社會資本參與軍工企業改組改制,推動符合條件的軍工企業上市和軍工資產註入上市公司,支持民口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國防科研領域。
(四)提升各類主體創新能力,夯實創新發展基礎。進一步明晰各類創新主體的角色定位和發展需求,精準配置創新資源,強化協同創新,系統提升創新能力。
1.培育壯大創新型企業。實施創新企業百強計劃,培育一批創新能力突出、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型企業。按成熟期、成長期、初創期三種類型,加快培育和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業,成為行業“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傢”。支持企業新建一批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逐步實現骨幹企業創新平臺全覆蓋。全面落實普惠性優惠政策,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以及股權激勵稅收等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調動企業及其人才創新積極性。提高科技創新在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中的比重,對科技研發、收購創新資源、業態創新轉型等相關費用,經認定可視同考核利潤。提高政府創新規劃、計劃、專項等專傢咨詢組中產業專傢、企業傢的比例。鼓勵領軍企業聯合中小企業和高校院所系統佈局創新鏈,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幫助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大幅度減輕企業負擔。
2.推進一流大學和科研院所建設。實施“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工程,深化省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在資金分配、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承接、人才隊伍建設、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支持中國科技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支持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優勢學科建設,形成若幹優勢學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基地,分類建設一批特色高水平大學、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和技能型高水平大學。深化科研院所管理體制改革,明晰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健全現代科研院所制度。科研院所要重點加強共性、公益、可持續發展相關研究,增加公共科技供給。支持有條件的科研院所特別是中央駐皖科研單位承擔國傢重大科技任務,建設綜合性、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基地,組建產業技術研發集團,增強在基礎前沿和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中的骨幹引領作用,更好地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3.加快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圍繞區域和產業重大技術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采取“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方式,建設一批具備獨立法人資格、運行機制靈活、實行企業化管理的新型研發機構。支持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中科院皖江新興產業發展技術中心、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蕪湖汽車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和協同創新平臺加快發展,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研發、技術轉移及成果孵化服務和工程化示范推廣。
4.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與發佈體系,及時向社會提供科技成果和相關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市場化服務,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網上技術市場平臺,建設一批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承接國際技術轉移的服務機構,大力發展研發設計、創業孵化、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科技金融、科學技術普及等科技服務,搭建科技成果中試熟化、轉移轉化示范區、產業化基地等載體,培育職業化技術經紀人隊伍,形成服務產業化、功能社會化的轉移轉化網絡。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建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績效評估體系和年度報告制度除油煙機,推進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優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環境。
(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支撐跨越式發展。圍繞經濟和產業發展亟需的科技共性問題,部署靜電抽油煙機實施一批科技重大專項,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
面向2020年,省市聯動,統籌實施新型顯示、智能語音、高性能專用集成電路、機器人、高檔數控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裝備、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量子通信、基於大數據的科技服務業、生物醫藥、環境監測與治理、高端醫療器械、生物育種、農產品精深加工、智能農業、現代農機裝備、農業生態環保等科技重大專項,研發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提升產業競爭力。
面向2030年,堅持“動態調整、滾動實施”的原則,立足優勢,超前部署,對接國傢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等,優化整合一批服務國傢戰略、支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科技重大專項。
(六)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激發創新活力。實施更加開放、靈活、有效的人才政策,著力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統籌推進人才隊伍發展,切實把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產業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1.加快高層次創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統籌實施各類人才計劃,強化與省重大產業項目的銜接配套,引進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打造一批具有產業引領力、影響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突出“高精尖缺”導向,采取柔性引進、項目引進、專項資助引進等方式,對我省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實行特殊政策、精準引進,開辟特殊支持渠道,妥善解決引進人才的配偶(子女)工作(上學)問題。加快技工大省建設,提倡“工匠精神”,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引導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培養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完善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引進和激勵機制,不斷提高技術工人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推進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實施萬名技師計劃。扶持發展一批社會化引才平臺,對引才平臺進行資助獎補,進一步加大市場化引才引智力度。
2.大力培養創新型企業傢。組織實施省屬企業“538英才工程”、優秀企業傢培育工程等創新型企業傢培養計劃。加強民營新生代企業傢培訓,完善職業經理人認證培訓體系,提高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化選聘比例。建立企業傢及職業經理人信息庫。
3.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貫徹落實《中共安徽省委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皖發〔2016〕45號),健全人才評價、流動、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加快建立以創新質量、創新貢獻、創新效率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加快職稱制度和職業資格制度改革,研究制定職稱制度改革意見,落實國傢部署的減少和取消職業資格許可認定工作。高校院所按照有關規定自主確定崗位,自主聘用人員,自主評定副高以下專業技術職稱。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和學科,在嚴控編制總量的前提下,推進省級編制周轉池制度建設,滿足本科高校、公立醫院引進人才的需要。將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和產業化作為應用型大學教師評價體系的重要內容。細化科研人員兼職、離崗創業等政策,促進高校院所與企業創新創業人才雙向流動。完善政府科技獎勵、特殊津貼、突出貢獻人才獎勵機制,加大對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才(團隊)以及創新型企業傢的獎勵力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完善科研人員分配政策,探索科研人員年薪制和協議工資制,積極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開展國有企事業單位選聘國際高端人才市場化薪酬試點。支持各地實施符合本地情況的特殊人才激勵政策。
4.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為科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聚焦我省引進人才的重點難點問題,建立政府人才服務清單。打破部門分割,構建統一的人才計劃管理平臺,統籌做好創新人才的引進、管理和使用。加快建設一體化、精細化、動態化的高層次人才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開展人才專項調查和信息數據分析,提高人才配置效率和服務水平。深化人才公共服務機構改革,積極運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支持社會力量、民間資本參與人才服務體系建設。
(七)推進雙創活動,培育創新活力源泉。實施“江淮雙創匯”行動,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加速釋放創新潛能。
1.大力發展眾創空間。鼓勵各地在創新資源密集區尤其是高校院所、開發園區周邊,通過自建、引入團隊、聯合大企業和投資機構、吸引僑資等方式,建設一批眾創空間、青年創業園、創新創業示范基地,逐步形成“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的梯級孵化體系。鼓勵政府、企業、社會、創客、投資機構多方合作,建設多種所有制形式的眾創空間。鼓勵國有眾創空間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持股孵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全省、開放高效、充滿活力的眾創服務平臺。
2.營造大眾創新創業氛圍。創造條件、優化環境,促進科研人員、海外高層次人才、大學生、農民工、草根人員創新創業。采取政府和高校共建方式成立一批創業學院、設立創新創業課程。支持高校院所建設創新創業中心,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展內部創業平臺,衍生孵化一批創新項目和科技型企業。鼓勵高校院所科研人員兼職兼薪創新創業。支持高校建立健全彈性學制管理辦法,鼓勵大學生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建立高水平創業培訓師資隊伍,引進一批成功創業者、知名企業傢、天使和創業投資人、專傢學者等擔任兼職創業導師。
四、保障措施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從體制改革、環境營造、資源投入、擴大開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一)改革創新治理體系。完善創新決策咨詢機制。加快建立科技咨詢支撐行政決策的科技決策機制,加強科技決策咨詢系統,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建立高層次、常態化的創新對話、咨詢制度。轉變政府創新管理職能,深入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場功能。強化政府戰略規劃、政策制定、環境營造、公共服務、監督評估和重大任務實施等職能。對於競爭性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開發,交由市場和企業來決定。加強科技管理幹部隊伍建設,適應科技經濟融合發展需要,加快培養和使用一批既熟悉科技也熟悉經濟和金融工作的復合型幹部,選拔一批科技管理幹部到基層和經濟一線掛職鍛煉。建立創新治理的社會參與機制,發揮各類行業協會、基金會、科技社團等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中的作用。
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市場導向明確的科技項目由企業牽頭、政府引導、聯合高校院所實施。建設公開統一的省級科技計劃管理平臺,依托專業機構管理科研項目,構建覆蓋全過程的監督和評估制度,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國有企事業單位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的支出,不受當年本單位工資總額和績效工資總額限制、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改革競爭性研發類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提高項目單位科研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自主權。完善科技項目間接成本補償機制,提高人員費用比例,對勞務費不設比例限制,科研資金實行分類管理,橫向經費按照合同約定管理使用。簡化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擴大高校研院所采購自主權。推進科技資源向全社會開放共享,采取財政補貼方式,鼓勵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共用,推進研發和檢驗檢測平臺、科技基礎設施等開放共享。
(二)加大財稅投入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創新投入,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強化整體設計,積極運用互聯網手段、大數據技術,優化配置現有各類創新資金、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形成創新資源的集成放大效應。優化整合財政科技計劃,梳理整合現有各類科技計劃(專項)。推進科技經費管理改革,堅持以後補助和獎勵為主,通過績效掛鉤、以獎代補、貸款貼息、創業投資、擔保等多種扶持方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全面落實支持企業創新的財稅優惠政策,按國傢要求逐步將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方式轉變為以普惠性政策為主,註重財稅、金融、投資、產業、貿易、消費等政策與科技政策的配套。
(三)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科技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支持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爭取投貸聯動、股權眾籌等試點。加強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持續推進“4321”政銀擔合作機制創新,“稅融通”、續貸過橋資金等政策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做到應保盡保、應貸盡貸。持續放大現有產業發展基金規模,通過股權投資、兼並重組、跨國並購、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形式,加大對我省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力度。進一步完善科技保險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設立科技保險專營機構,創新科技保險產品,為科技企業、科研項目、科研人員提供全方位保險。積極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產業發展基金等各類股權投資,各級政府逐步設立相關基金,鼓勵海內外天使投資人、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銀行落戶安徽,大力推進優質科技型企業上市(掛牌)、再融資和並購重組,形成覆蓋企業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融資鏈條,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精準對接。
(四)提高開放創新水平。開展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合作,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實施“領軍企業引進計劃”,建立省、市、縣聯動機制和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成果分享機制,推動重大領軍企業項目落地。積極引進國內外科研機構、跨國公司等來皖設立研發機構,共建實驗室和人才培養基地等,聯合開展產業核心技術攻關。鼓勵支持我省企業圍繞產業鏈佈局,到境內外投資、並購、參股創新型企業和研發機構,獲取國際品牌和核心技術、人才、專利,提升技術實力和產業競爭力。支持我省企業和高校院所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建設,建設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聯合實驗室。對國有企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到新興產業發達國傢考察交流開辟綠色通道。探索海外人才通過互聯網等新形式參與本地項目研究。推進建設中德教育等合作示范基地,支持國傢級開發區與發達國傢、“一帶一路”沿線等國傢和地區共建合作園區。
(五)實施知識產權、標準、質量和品牌戰略。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加快發展,建立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評議制度。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制改革,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全面推行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預警防范機制,探索建立專利、商標、版權“三合一”綜合執法機制,加大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懲處力度。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制,支持在合蕪蚌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產業集聚區建立快速維權援助中心。提高專利創造質量,提升專利產業化水平,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和企業。加快建設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知識產權信用擔保機制,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市場化風險補償機制,推進蕪湖等國傢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試點市建設。加強重點產業知識產權海外佈局和風險防控,提高企業應對知識產權國際糾紛能力。
深入實施質量品牌升級工程。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開展質量標桿和領先企業示范行動,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支持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傢標準、行業標準建設,培育一批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美譽度好的知名品牌,推動安徽品牌向中國品牌、世界品牌升級。加強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四大質量基礎建設,打造一批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大力推進商標品牌建設,支持企業爭創馳名商標和國際國內名牌,支持“走出去”企業使用自主商標品牌。加大質量品牌宣傳保護力度,加強質量品牌文化建設。
(六)培育良好的創新環境。加大科技法律法規宣傳貫徹落實力度,建立創新政策協調審查機制,及時廢止有違創新規律、阻礙新興業態發展的法規和政策條款,研究制定新的含金量更高的政策舉措。落實激勵創新的後補助政策,釋放創新型省份建設“1+6+2”、創新驅動發展工程等政策的疊加效應。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管理,擔任高校院所等事業單位及其所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單位的正職領導,可以按規定獲得現金獎勵;擔任其他領導職務的,可以按規定獲得現金、股份或者出資比例等獎勵和報酬。為科研人員大幅度松綁助力,把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尚無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創新工作中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督查和審計工作要重點關註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主管部門落實簡化項目預算編制、下放直接費用預算調劑權、大幅提高人員費用比例、增加用於人員激勵的績效支出等情況,關註各級政府財政、發展改革、教育、國土資源、環保等部門落實簡化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擴大高校院所基建項目自主權、簡化用地和環評等手續情況;重點關註高校院所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差旅會議管理規定、優化教學科研人員出國審批程序、強化自我約束意識、完善內控機制情況。科技、財政和審計部門要解放思想、科學管理,根據科研項目所處的創新鏈的不同階段和產業的不同領域,建立遵循科技創新規律、符合科技事業發展實際的科研項目預算、財務管理制度和績效評價體系,積極營造“誠實守信、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寬松氛圍。大力開展科普惠民活動,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到2020年,力爭全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五、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牢固樹立創新第一動力、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的理念,建立推進創新驅動發展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落實,明確任務分工,堅定不移推動各項部署落地生根。各市、縣(市、區)建立健全相關組織推進機制。
(二)加強協同配合。省直各有關部門、各市要根據本實施方案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強化“省抓推動、市縣為主、部門服務”的責任機制,完善部省、省市、部門之間創新會商溝通機制,加強工作聯動,形成協同發力的工作格局。
(三)加強考核評價。完善地方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把科技進步貢獻率、投入產出率和科技創新能力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把科技考核指標分解到市縣相關部門,形成多部門合力實施創新驅動的推進機制。對應保盡保、應貸盡貸、財政經費支持增長、項目管理、科技成果轉化效果、科技考核指標分解、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發展等情況定期督查,開展國有控股金融和擔保機構、天使基金、產業基金、風投基金等投資項目數和績效的雙考核。進一步完善以產業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為核心的創新調查、監測和統計機制,構建適應創新驅動發展需求的評價指標體系。
(四)加強宣傳引導。及時宣傳報道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效、新經驗,加大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及其配套政策宣傳力度,營造鼓勵支持創新的良好輿論氛圍,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社會創新意識,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和行動自覺。(記者:吳林紅 )
靜電除煙機
打印關閉
8BF7E025AD0EA426
留言列表